夏收一线是我国农业科技装备展示场→农业机械化有力保障夏粮收获——从夏收一线看农业强国建设之一麦熟一晌,贵在争抢。今年“三夏”小麦大规模机收从6月2日全面展开,由南向北快速推进。截至6月20日,四川、湖北、河南、安徽、江苏、河北、山东、陕西、山西等9省已收获冬小麦3.01亿亩,收获进度达99%,河北、山东、陕西麦收进入扫尾阶段,山西麦收即将进入尾声,黄淮海地区大规模机收基本结束。夏收一线是我国农业科技装备的展示场,农业机械化有力保障了夏粮收获。 “多亏了大农机,抢收快,效率高。”河南省正阳县闾河乡大吴村村民高新,刚销售完打下的新麦,就马不停蹄张罗下一季的播种,“花生耕种播一体机进田,半天工夫15亩花生就播种好了。” 5月下旬,河南遭遇大范围持续降雨,小麦收获面临挑战。“我们村麦田里积了水,急需履带式收割机。”6月2日一大早,高新拨通了县里“三夏”跨区作业值班电话。不到一小时,农机手王晓东驾驶着履带式收割机赶到田头,投入抢收,临近中午,就收完了15亩小麦。 ——农业机械化是今年夏收的最大底气。 正阳县农业机械技术中心主任尹启明说,全县投入7500台收割机抢收,确保“丰收在田”的小麦“丰收到手”。在河南,省市县联动,精准调度,发挥农机合作社市场化协作机制,昼夜不停抢晴抢收,半个月时间,全省8500多万亩小麦完成机收。今年“三夏”,全国共投入1650万台(套)各类农机装备,开展夏收、夏种和夏季田管机械化作业,一台台收割机奔忙田间,助力夏粮颗粒归仓。 不断刷新的麦收进度背后,是农业科技装备的强大支撑。新时代十年来,我国农业机械装备实现跨越式发展,研发制造、推广应用两端发力,突破核心技术,拓展应用场景,能生产4000多种农机产品,满足国内90%的市场需求。北斗导航大马力拖拉机、乘坐式插秧机、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等高性能新农机广泛应用,数字技术与现代农机深度融合,农业生产更精准、更高效,其中植保无人驾驶航空器总量超过13万台。目前我国主粮作物收获已基本实现机械化,小麦、水稻、玉米机收率分别超过97%、94%、78%。 “现代化的科技装备是夏粮抢收的最大底气,也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强大支撑。”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刘录祥说,技术新、装备强,不断优化升级的农业机械,助力粮食收获。 ——农业机械化带来生产方式变革。 夏收夏种环环相扣,“三夏”变“两夏”。山东省禹城市莒镇村,联合收割机进田,种粮大户陈光峰的700多亩小麦刚收完,秸秆还田机、智能复式播种机接着进田,从灭茬到播种一次性完成,“智慧农机展身手,收种一条龙,还能实时监控种肥播施情况,为秋粮丰收打下好基础。”陈光峰说。 从会种地到“慧”种地,各地高效推进收种衔接,大面积推广应用高性能智慧农机,确保成熟一块、收获一块、播种一块。放眼沃野田畴,打药用上植保无人机,点点手机屏幕就可以精准施肥,北斗导航智能一体化播种机,播种株距误差不超过2厘米……上天、入地、联网,各式各样的智慧农机装备“大展身手”,耕种管收一体化、智慧化作业,手机成了新农具,乡亲们种地挑上了“金扁担”。 新时代十年来,粮食生产实现“动力变革”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的54.5%提高到2022年的62.4%,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3%,大国粮仓根基不断夯实。 ——农业机械化是节粮减损的重要保障。 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元固镇西屯庄村千亩示范方里,智能北斗导航收割机轰鸣,拨禾轮飞转,切割、脱粒、分离、卸粮,操作一气呵成。 “过去,收割小麦损失率在3%左右,原因是拐弯处操作不精准,收割机车轮会碾轧小麦。智能北斗导航收割机根据小麦干湿情况、地块边界自动调整,精准作业,大幅减少了机收损失。”农机手陈瑞祥说,今年“三夏”,他参加了区里组织的培训,并在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中取得了第一名。 “收得快还要收得好,我们对秸秆留茬高度、机收损失率等指标都有明确规范。”肥乡区副区长张伟介绍,区里组织农机专家对机手进行机收减损培训,引导各个农机合作社深挖潜力,有效降低麦子损失率。 夏收期间,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巡回技术指导,紧抓机具状态良好、机手操作规范两个关键,努力提高机收作业质量减损失、提升机播作业质量促单产。未受阴雨天气影响的地区进一步挖掘机收减损潜力,大部分地区正常条件下小麦机收损失率控制在1%左右。 ——农业机械化是粮食“丰收到手”的有力支撑。 安徽省怀远县龙亢镇汇丰园烘干中心,一辆辆运粮车排队驶入。看到抢收的小麦烘干入库,种粮大户卓长飞说:“麦收赶上阴雨天,幸好能及时烘干,今年的小麦销售没受影响。”据介绍,县里有1352台粮食烘干机,批量处理能力达到两万吨以上,有力保障粮食品质,减少产后损失。 当前,我国农业机械化从主要作物耕种收环节向秸秆处理、烘干等全程延伸。前不久,农业农村部、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加快粮食产地烘干能力建设的意见》,提出加快补上设施装备短板,建成布局合理、体系完善的粮食产地烘干体系,烘干能力基本满足全国粮食产地烘干需求,应急烘干作业能力齐备,粮食产后损失显著下降。 “我国烘干设备区域分布‘南多北少’,近年来降水线北移,北方的小麦玉米产后烘干需求急速增长。加快提升粮食产地烘干能力,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。”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王凤忠说。 科技装备强是农业强国的重要特征。夏收一线,各地采取超常举措抢收小麦,全力抓好夏种夏管,田间地头激荡科技动能,强化粮食安全支撑保障。农业农村部提出,下一步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,推进先进农机创制应用,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粮食生产各领域、各环节全面融合发展,为推进农业现代化、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更加坚实支撑。 田野上,粮食生产压茬推进,各式先进农机驰骋奔忙。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,大力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,我们一定能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、推进农业现代化插上“科技的翅膀”。 来源:人民日报
文章分类:
行业动态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