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室上演“科技秀”长春日报 2020年12月14日 园区工作人员查看作物生长情况。张欣禹摄 本报记者张欣禹 “到时间了,我去打开灌溉系统”。10日上午,走进榆树市坤泰现代农业产业园温室,负责人宋曙光按下启动键,调配好的水肥营养餐逐渐充满灌溉软管,顺着软管走线一系列物联网技术装置映入眼帘,将温室内灌溉、温湿度、光照等问题一并解决,一场不再需要看天吃饭的现代农业“科技秀”上演。 与过去传统温室撒花式浇水不同,水肥一体化使用一对一孔位灌溉,除了使植物获得均衡营养,还保证了作物的质量。“使用水肥一体化后,我们的管理成本也在减少,目前园区共有13栋温室大棚,占地1.3万平方米,从过去的两个人管一个棚,变成所有棚只需要两个人管理。”宋曙光说。 紧挨着灌溉操作台的是通风系统和地暖系统,作为保障植物温湿度的主力设备,园区将两个系统组合成一个循环系统,为植物打开“绿色空调”,模拟原有时令环境。 “现在种地不再依赖人的感受和经验,你别看外面的温度都快-20℃了,但温室内的温度在20℃左右。”宋曙光在手机上就能为温室温湿度远程把脉,一旦温湿度不在标准值,无论冬夏,系统都会自动调节到标准数值,避免了温室空气流通缓慢、气温不稳定等问题。 整个“绿色空调”的组成比想象中更加复杂,隐藏在背景墙后的集热幕布每天储存日照温度并在夜晚释放,与地暖相比,纵向面散发热量的保温方式,更好地解决了温室高处低温的问题。 除了“营养餐”和“绿色空调”,温室里当然也少不了“日光浴”。到了下午天色渐暗,补光灯自动开启。“室内自然光照存在不均匀现象,所以通过观察温室里二氧化碳密度的分布,我就能判断哪个区域需要更多的光照。”宋曙光告诉记者,他还用补光灯尽量营造均匀的光合作用,进一步解决作物长势参差不齐的情况。 坤泰园区的温室“科技秀”,吸引了众多农民前来观摩、学习。“之前我只在展会上看到过这些技术,没想到在老家还真有人用上了。”在感叹农业技术进步的同时,大家都希望先进技术能为己所用。宋曙光表示,园区里许多技术是与吉林大学农业学院合作进行的,除了打造本土品牌,园区希望让更多的农民可以用到更好的技术种出更好的粮食,所以来到园区的农民都会享受到免费培训。
文章分类:
坤泰新闻
|